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4-15 来源:本站
为探索幼儿园融合教育评估与课程设计的路径,提高教师融合教育专业水平,给予特需儿童学习、生活与游戏的全过程支持。2025年4月8日(周二)上午,南京市学前融合项目园的老师们齐聚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聚焦“基于教育评估的课程设计”展开研讨交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郑蓉老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邓大龙老师、南京市聋人学校周秋红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黄文峰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教教研员唐柯主任,南京市学前融合教育项目组成员,栖霞区陆秋慧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马群幼儿园、青秀城幼儿园融合教育骨干教师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一、多元评估,点亮成长
首先,马群幼儿园陆秋慧园长做专题汇报《在多元化评估中看见、支持特需幼儿成长》,汇报中系统阐释了幼儿园基于融合教育开展全过程评估的工作内容。从组建团队、理论培训、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反馈等方面,将园本课程建设与融合教育相结合,从幼儿、家长、教师多维度、常态化进行评估工作,为特需幼儿制定科学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促进特需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精研教学,策略生根
马群幼儿园薛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中班数学活动《破译密码》,通过创设破译密码箱,将数概念具象化为解密关卡,运用可视化任务卡、多感官教具及差异化分组策略,构建特需幼儿学习支架。在课程中设计能让特需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破译密码,获得成就感。
三、聆听专家,智启新程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郑蓉老师带来了讲座《孤独症儿童评估与康复》。郑老师明确了孤独症儿童的评估意义,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评估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扩展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评估方法。通过多维度、动态化的评估方式,整体把握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状况,构建一个系统化、个性化、渐进化的孤独症照护和健康的干预综合模式,为教师进行教育评估提供新思路。
四、专家点评,助力成长
活动的最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邓大龙老师进行了总结,肯定了马群幼儿园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评估工作,教育评估实施科学有效,评估结果直观,运用精准,实现了评估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邓老师也指出:
1.教育评估需把握两个原则:不给特需幼儿贴标签,他们与普通儿童有共通性;需最大化开发特需幼儿的潜能,利用潜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2.明确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针对特需幼儿的情况展开适宜的教育,要将评估结果落实到课程活动中,与家庭深度融合,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3.观察是实施教育评估的重要途经,教师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关注特需幼儿的知、情、意、行,通过课程本位评估、核心领域评估、特色课程评估及月度动态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关注特需幼儿的发展进程。
此次活动不仅为项目组搭建了深入探讨、经验共享的专业成长平台,更通过科学评估与教学实践的深度对话,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优化升级注入了创新思维与理论支撑。我们坚信,在教师持续精进的专业能力驱动下,在家长深度参与的协同育人中,在专家团队的引领支持下,以评估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必将构建起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让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能在动态评估与课程调适中获得最适宜的绽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