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1-15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建构能力,促进其社会认知与情感发展,马群幼儿园本学期围绕建构游戏开展了主题式园本研训活动。本次活动从理论学习、技能学习、实操体验到案例分享,全面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探索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支持作用。
理论学习
研训初期,孙笑妍主任带领教师们共同学习建构区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建构游戏在各年龄阶段的发展目标与指导要点。教师们结合园所特色和幼儿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小班建构游戏中感知材料、初步拼搭的启蒙目标;中班围绕简单结构搭建、合作交流的进阶目标;以及大班对复杂搭建、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高级目标。在讨论中,教师们明晰了不同阶段的指导重点,为后续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技能提升
研训活动设置了技能学习环节,在孙主任引领下,教师们学习了围绕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层指导。小班侧重垒高、平铺等基础技能,通过游戏激发兴趣,提升平衡与协调能力;中大班采用“交流—思考—探索—拓展”策略,引导幼儿掌握架空、围封、组合等复杂技法,增强逻辑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教师们还系统学习了多样建构技法,为幼儿创意表现和游戏拓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技能与综合能力发展。
实操体验
在实操体验环节,教师们从“第一视角”体验了建构游戏的魅力,感受了建构游戏中的“儿童视角”。教师们以小组形式展开主题讨论,从方案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实际搭建,全程模拟幼儿的建构过程,深入体验游戏的创意与挑战,顿悟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的问题,反思过往给予幼儿的回应与方式。
搭建完成后,邀请孩子们欣赏游玩,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分享理由与感受。
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教师更直观地理解建构游戏对幼儿表达与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也引发了深入思考。孙主任强调,对材料的“理解和熟悉度”会直接影响作品呈现,要关注孩子的前期经验,同时灵光闪现与分工合作也是建构活动成功的关键。
案例分享
在研训活动的成果实践阶段,各班教师分享了幼儿建构游戏的实践案例,透过案例看其中教师的关注点和指导策略,以此聚焦到“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这一深入教研,并对案例中亮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通过案例分享,启发教师关注建构作品中的经验运用、过程性能力和学习品质。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需持续观察幼儿建构过程中的材料运动和社交能力,引导幼儿在“搭建—问题—设计—再搭建”的螺旋过程中完善作品。
同时,教师们结合实例探讨了辅助材料投放策略、场景创设及指导策略,为今后优化建构游戏提供了新思路。
孙主任总结指出教师需明确观察主题,识别发展需求并给予支持,强调建构能力应注重幼儿综合发展,兼顾创意与表现力提升。
此次围绕建构游戏的主题式园本研训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对建构游戏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显著提升了专业观察与指导能力。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在研、训、用结合中不断成长,为幼儿打造更加丰富、有趣的建构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马群幼儿园将继续秉持“从儿童视角出发”的理念,持续探索建构游戏的多样可能,助力幼儿全面而有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