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0-31 来源:本站
近期支原体肺炎高发,这些防护知识大家需要了解。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
病因
主要发病机理:肺炎支原体在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它通过接触感染,其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感染后引起体液免疫,大多成年人血清中都已存在抗体,所以很少发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约1/3病例无症状。以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发病初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
支原体肺炎怎么预防 ?
1.运动:多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可增加免疫力,抵抗病原体入侵。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放入垃圾桶,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出行:秋冬季避免长时间逗留于人口容集区。
4.禁烟:吸烟会损害肺部,受损的肺部更容易被感染。
5.发现幼儿有支原体肺炎相似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支原体肺炎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
1.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2.避免受凉,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避免接触其他感染患者,以防引起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