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4-21 来源:本站
为了促进教师对“数学核心经验”的理解、运用和掌握,提升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反思和探究能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2024年4月3日上午,数学教研组在马群幼儿园怡水坊园部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以教促学
葛成玲老师执教了中班数学活动《燕子回来了》,通过运用多种不同的操作形式,让孩子们学习运用点数的方式,理解10以内基数的实际意义。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对生活中的数字有了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张淑娟老师执教的小班数学活动《漂亮的花园》,创设春天逛花园的情境,幼儿在游戏氛围中认识花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的属性特征,并根据花朵的不同属性进行匹配和分类。
薛宇老师执教的小班数学活动《排鱼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尝试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给5个物体排序,学习用叠加或是对齐的方式比较长短,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以言促思
观摩结束后,老师们针对三节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围绕核心经验、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材料、幼儿表现等多个维度对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分享,谈亮点,找不足,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对活动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讨论。
最后组长于诗雨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计数、分类、排序核心经验以及组织策略进行了提炼梳理,帮助教师进一步明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1.幼儿的排序应该从具体直观的实物开始,逐步建立排序的感性经验,注重排序版使用规范的引导。
2.中班计数物体数量从4逐步增加到10个,并进一步要求幼儿尝试用眼睛点数物体数量。
3.小班幼儿分类活动要依据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颜色、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等)进行归类。
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教师们明确了数学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提问策略,汲取了数学领域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数学教学活动的能力。